3月20日,由人社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鹽城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職引未來才聚江蘇智匯鹽城——2025年全國城市巡回招聘江蘇站暨先進制造業專場”活動在鹽城工學院隆重舉行。活動以服務先進制造業發展和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為核心,通過“線下+線上”雙輪驅動,搭建起全國性引才聚智平臺,助力長三角區域人才協同創新與產業升級。
政校企聯動,共啟人才引育新篇章
當日14:30,啟動儀式在鹽城工學院機械館報告廳舉行。人社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江蘇省人社廳、鹽城市政府、鹽城工學院等領導出席并致辭。鹽城市政府領導在致辭中表示,鹽城正以“5+2”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3條重點產業鏈為依托,加速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亟需匯聚更多青年人才與產業同頻共振。鹽城工學院校方表示,將深化產教融合,為先進制造業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啟動儀式上,鹽城市人社局推介了“黃海明珠”人才政策,發布了春學期“人才服務進校園”系列活動計劃,標志著校地協同引才機制進一步深化。
300家企業云集,精準匹配促就業
同期舉辦的專場招聘會于鹽城工學院風雨操場拉開帷幕。活動吸引300余家優質企業參與,涵蓋先進制造業重點企業、國有企業、青年就業見習基地等,提供崗位超5200個。招聘會現場創新設置就業服務、政策咨詢、直播帶崗、就業見習、AI智能匹配、產業文旅展示、面試簽約七大專區,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政策咨詢、見習實習對接、金融及安居支持、現場面試簽約等“一站式”服務;通過現場直播和名企HR線上推介,并通過省人社廳“就在江蘇”抖音號和鹽城市人才服務中心視頻號同步進行全網直播,方便更多省內外高校畢業生網上應聘,促進就業;利用AI技術為求職者精準推薦多個崗位,提升匹配效率;通過展示鹽城重點產業情況及非遺文化,增強畢業生來鹽留鹽認同感。
江蘇谷登重型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總監李勤表示,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本次招聘推出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工業設計工程師等5類崗位超20個需求,薪資待遇普遍可達6000-8000元并具備成長潛力。企業還特別提供實地參觀通道,方便求職者了解工作環境。
在招聘活動現場,淮安籍學子趙天馳已經向江蘇蘇鹽閥門機械有限公司、江蘇友信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投了簡歷,作為鹽城工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他坦言,鹽城產業經濟在蘇北優勢突出,“黃海明珠人才計劃”吸引力很強,薪資水平和就業環境均處于區域前列,是理想的職業起點。
長三角協同創新,共議人才發展新路徑
活動期間同步舉辦長三角區域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協同創新交流座談會。來自滬蘇浙皖的20余位人社部門負責人、企業代表及高校專家,共商“區域協同創新與人才共享”大計,共謀“先進制造業與高校畢業生就業”融合新篇。會議達成共識:將建立長三角先進制造業人才需求動態數據庫,推動實習就業資源共享,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面對全球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浪潮,深化校企合作、推動人才共享已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近年來,我們始終秉持‘扎根產業辦教育’的初心,積極探索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以更高站位服務制造強國戰略,以更實舉措深化產教融合,以更強擔當推動人才共享機制創新,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跨越貢獻教育力量。”鹽城工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楊漢華說道。
前置感知體驗,深化校地融合
為進一步提升本次招聘活動精準度和簽約率,鹽城市從3月份以來,提前組織了15場“先進制造業感知體驗”和“鹽城名企進校園”活動,組織400余名駐鹽高校畢業生走進江蘇南大華興環保科技股份公司、江蘇長虹智能裝備股份公司等先進制造業企業,近距離了解智能車間、研發創新場景,沉浸式感受企業工作環境,并邀請固特杰(鹽城)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鹽城智晟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進校園舉辦專場推介宣講,提前鎖定2025屆畢業生資源。邀請知名人力資源機構專家開展駐鹽高校就業指導巡回課堂,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就業觀,盡早就業。
“感知體驗活動通過實地參觀、情景模擬等方式,突破了傳統招聘會的單向信息傳遞,讓我們應屆生能立體了解企業環境,這種沉浸式調研已成為擇業關鍵環節。”鹽城師范學院應屆畢業生沈天崎認為,這種融合實踐體驗的就業引導方式,相比官網信息更能幫助畢業生做出職業選擇。
據統計,本次活動共吸引3000余名高校畢業生到場求職,收到簡歷5876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300余人次,線上抖音平臺、小程序等直播觀看人數18.84萬人。此次全國巡回招聘活動既為鹽城制造業發展補充了人才資源,也展現了長三角區域人才協作的實踐成果,為各地推動就業與產業人才對接提供了有益經驗。江蘇省人社廳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有關精神,堅持市場就業和政府保障并行,崗位開發和政策激勵并重,能力提升和服務優化并舉,以產引才和以才興產并進,全力促進全省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有效推動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