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場招聘活動火熱舉辦,一項項就業服務密集推出,2025年“春風行動”期間,鹽都區就業市場一片忙碌。人社政策進萬家、入企入園共觀摩、勞務協作促雙贏、懇談交流謀發展、零工市場速對接等一系列活動,全力奏響“水韻古邑都樂業”的和諧樂章。區人社局秉持著全面、創新、貼心的理念,既關注宏觀布局,又注重細節服務,營造出人人愿意來、個個留得下的良好就業創業生態。
既辦“大而全”,也搞“小而優”
鹽都區構建起“1+4+14+N”,即:1個人力資源市場(零工市場)、4個社區“家門口”驛站、14個鎮(區、街道)人社服務中心、N個重點企業人社專員的“完整就業”服務矩陣。精準把握企業用工“緊需期”與就業求職的“機遇期”,線上時時有招聘,線下春節不打烊,精心組織一系列有力度、有溫度、有精度的招聘活動。“春風行動”期間,聯合各鄉鎮及企業陸續推出“大而全”“小而優”的招聘會,讓供需雙方精準快速地找到彼此,全力促進送崗到群眾身邊。家政專場、女性專場、返鄉人員專場等招聘活動,注重個性化挖潛,崗位引人、待遇留人、重技招人,對接更精準,為實現快招工、速就業注入強勁活力。共舉辦“新春圓夢樂業鹽都”專題系列招聘會22場,提供就業崗位9684個,3425人與企業初步達成就業意向。
既靠“大數據”,也用“鐵腳板”
鹽都區人社局依托大數據平臺和基層社區、村居力量,精準掌握服務對象的就業意愿、技能水平、就業經歷等詳細信息,建立了“一人一檔”幫扶臺賬。探索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聚點成鏈、結鏈成網,覆蓋全民、共建共享”的就業工作體系。在區域范圍內實現大數據賦能、“鐵腳板”落地。梳理出一張“樂業就在鹽都”系列活動配送清單,通過智慧就業平臺,聯合各街鎮共同參與,在全域內落地扎根。
“都益企”宣講活動覆蓋鹽都區各鄉鎮,注重提升企業感受,以政策解讀為核心,讓企業代表深度理解并充分運用就業創業政策,服務全區各類企業超500家,參與者1100余人,切實提高了中小微企業受益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通過“黨員幫扶下基層、信息收集上平臺,需求調研下一線、服務優化上臺階”的“兩上兩下”就業援助創新路徑,區人社局創立的“都有援”就業援助品牌,走進街道、鎮村開展重點群體就業援助活動15場次,因人因需提供就業幫扶,用心用情助力就業增收。
既在“家門口”,也可“入云端”
細化需求對接“往下走”。搭建直達群眾的“服務通道”,在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巡回舉辦就業服務講座,發揮“離群眾最近”的優勢,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疏通勞動力供給和需求不匹配的堵點。同時把就業服務點延伸到村上,讓返鄉人員在家門口就能知政策、找到工作。為滿足特殊群體彈性工作需求,鹽都區開發注重“育職平衡”的生育友好崗、“媽媽崗”在內的各類就業崗位。依托“鹽都悅家師”家政服務品牌,為婦女提供符合市場需求和易學易用的免費專業技能培訓項目14個,帶動本地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
服務便捷高效“網上走”。區人社局將直播間“搬”進企業,開展主播探企行動,送崗位“直達指尖”。企業與求職者“云端”赴約,同步雙向選擇,求職觸“屏”可及,工作一鍵“職”達。直播送崗的招聘方式促成產業與職業同頻共振、深度融合,成為紓企業招工之“困”、解求職群體就業之“難”的重要方式。
既能“愿意來”,也會“留得下”
延伸“求職半徑”,對接“生活半徑”,鹽都區打造的全市首家高鐵站就業驛站,以返鄉“流量”促就業“留量”,區內的500+優質企業提供8000多個崗位,自助求職機日均點擊量超過300人次,推進優質崗位資源暢達求職“末梢”。
鹽都區零工市場在崗位發布、求職咨詢等業務基礎上拓展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咨詢就業機會、參加入職培訓、洽談合作業務……零工市場每月提供靈活就業崗位信息800個以上,網絡推薦崗位信息24小時不斷線。“春風行動”做優做實了“求職登記+就業指導+推薦崗位+培訓登記+持續服務”的全鏈條就業服務。全力夯實基層就業服務,通過“就近有班上”的保障鼓勵更多返鄉人員“就業不離鄉”,托舉起群眾對更好工作、更高收入的向往。
既愿“走出去”,也要“請進來”
通過帶崗位“走出去”,將勞動力“引進來”,區人社局組織區內不同行業企業,參加河南濮陽與安徽太和的招聘活動,促進與兩地的勞務協作,與當地153名求職者達成初步就業意向。用心“筑巢”、用情“引鳳”,為推動更多優質資源回流,鹽都區邀請部分在杭成功人士、企業技術骨干及個體代表杭城聚首話桑梓,全面貼近在外人士內心“需求點”、情感“觸發點”、思想“共鳴點”,介紹家鄉的優惠政策、發展機遇,鼓勵外地優秀人才返鄉就業創業。各鄉鎮利用春節前后人員返鄉的有利時機,向返鄉的在外人士介紹家鄉的發展規劃與政策紅利,吸引人才、資金、技術回流。
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做好“春風行動”促就業的文章,鹽都區建立起全鏈條覆蓋、全維度支持、全周期賦能的就業服務體系。不斷躍升的就業數字,傳遞著鹽都高質量就業持續向好向優的強大動力。